僧人眉目软和,神情微微有些木讷,笑起来时却带着种动人心弦的纯善与质朴,低眉垂眼一举一动无不宽和亲厚。
乍然瞧见与自己在天临山下邂逅的和尚像极的虚像,意识到这是过去慈航的谢薇用力一咬嘴唇,把眼中的雾气给憋了回去。
是的,她识海中的风景来自于和尚。至少是曾经的和尚。毕竟在她离开和尚的那二十年间,和尚识海中的这片风景有无变化如今她已无从得知。
谢薇也不是故意要“偷”和尚的识海风景的——自打和尚死去,这片风景就出现在了谢薇的识海里。任谢薇消除它几次它都会自行再现,谢薇便不再执拗地做无用功。
要说这片风景与和尚的识海之境有哪里不同的话,那大概就是在和尚的识海之中,镜湖中心所生的是菩提树。而在谢薇的识海之境中,镜湖中心所生的是娑罗双树。
娑罗双树中的一颗还已经完全枯死。
“……大尊者这是何意?”
谢薇瞪着通红的眼睛,语气不自觉地凌厉起来。
“您是想劝我放下?还是您要说我是错的……”
贪嗔痴,求不得,爱憎恨,伤离别。谢薇也知道自己这特么是拿了个大满贯。须菩提这样的身份这样的修为,愿意劝她放下那是给足了她面子。换作是“法海你不懂爱”里的法海,她多半直接就被物理超度了。
“错?”
须菩提长灌一口热茶,这才笑道:“施主,何为对?何为错?”
“杀生是错,那若是为了护人救命而杀生呢?报恩是对,那若是为了报恩而杀人、杀许多人呢?”
“因果自有循环,爱恨亦为天道伦常。施主,佛不说对错,佛只让人自分善恶。”
老和尚笑眯眯地:“施主心中早已明辨善恶,老衲又为何要劝施主?”
谢薇呆了一呆,须菩提和她想象的实在是太不一样了。要知道她可是做好了被长篇累牍地说教的准备的。
“可你们佛门,不是应该劝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的……就前尘往事不再提,忘却爱恨情仇贪嗔痴那一套……”
“活活活,若是放下屠刀便能成佛,那倒在屠刀之下的生灵又算什么?生者固然可贵,却也不能视死者为草芥。否则一心向佛之人不成神佛,杀戮者停手即可荣登大道,岂不是鼓励人人都去杀戮,再以停手成佛?”
“报应不爽是为天道,慈悲为怀是为佛道,不制裁恶却要求人善,是为非道。老衲遵从天道,行于佛道,断不会行非道事。”
白胡子白眉毛因为笑而微微抖动,须菩提道:“我佛慈悲,欲渡人渡世不过是为解世间苦痛,世人忧愁。”
“少一分便是作假,多一分便会成执。执会化为贪嗔痴。爱生恨,爱生痛,爱生执,爱生忧,爱生怖……沙门会劝说世人放下情爱,斩断烦恼,入我空门皆是因此。”
“然在老衲看来,爱亦生怜,爱亦生惜,爱才能生宽和,爱才能容万千,”
“爱就是世间一切美好。”
爱这个世界的人才会珍惜这个世界,爱着生灵的人才有感性与共情。
去爱是生灵的本能。是生灵一切善性的源头。
“释尊若不爱世人,为何除魔助人?”
“地藏若不爱世人,为何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