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课的下课铃打响之后,四年级(一)班的副班长唐乐琴走到林知夏的面前,问她:“林知夏,你打乙肝疫苗吗?”
林知夏沉默地拿出一块手帕。她解开手帕上的活结,价值72块的零钱完完整整地躺在桌子上。
唐乐琴收过钱,记下林知夏的名字,又问:“林知夏,你脸色不太好啊?”
江逾白听见唐乐琴的话,转过头去观察林知夏。他问:“林知夏,你身体不舒服?”
“没有,”林知夏回答,“我……好得很。”
她正在深度挖掘自己的思维。
为什么要害怕打针呢?
万事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林知夏认为,她对医院的恐惧来源于一种无法被掌控的不确定性。
她去医院时,总是能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挂着移动吊水瓶的病人,还有神色匆匆、脚步飞的医生。医院就是一个生与死的交汇点,是健康与疾病的对比心,让她联想到许多无法被解释的哲学问题。
列子说过:“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且趣当生,奚遑死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想太多,活就好好活。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曾提出过一个名为“dase”的哲学理念。
“dase”这个单词在德语意味“存在”。海德格尔的理论可以被概括为“beg toward death”,这句话的翻译是“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论,虽然每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但是,只有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意识到了自己终有一天会死亡,并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不断成长,不断拓展视野,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dase”。
道理是这个道理,林知夏努力地领悟禅机。
等她顿悟了,她就能克服恐惧!
战胜自己!
成为尼采所说的“超人”!
成为海德格尔所说的“dase”!
没错,就是这样子。
林知夏调整好心态,这才重新翻开笔记本,记录今天的《人类观察日记》。
她写道:今天我要观察我自己。我的探究题目是——林知夏究竟是不是一个意志软弱的人?
林知夏写的这一行字,全被江逾白看见了。
江逾白问她:“意志软弱?你在怕什么?”
林知夏犹豫了一会儿。她本来不想说实话,因为她还没解除《探索宇宙》系列漫画带给她的偶像包袱。但是,很显然,江逾白正在关心她。她应当诚实地回应一份来自好朋友的关心。
她轻声说:“我怕打针。”
江逾白反问:“为什么?”
他的语气格外关切,林知夏忍不住对他说实话:“因为打针很痛。我怕痛。你是不是要嘲笑我了?”
江逾白转过身,面朝着她,认真地对她说:“这没关系,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
林知夏也面朝着他,问他:“江逾白,你害怕什么呢?”
“我怕脏东西,”江逾白说出自己的缺点,“我的房间不能有明显的灰尘。床单、被套、枕头套必须一天一换。”
林知夏点头:“你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