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秀秀早就因为这个价格对侄女提起过质疑,却并没有得到侄女的认可。这会儿好容易找了的同盟军,连忙附和道。
“所以她才卖不过咱们啊。”宁欣也不多说,就这么笑眯眯的解释了一句。
按照宁欣的思路,这一开始铺子里只推出两种面,三鲜伊面和鲜汤伊面。
三鲜伊面是打卤面,浇的盖头是胡萝卜丁,笋丁,还有豆腐干丁炒制而成的。虽然用料是全素菜,可有菌汤打底,味道一点都不寡,极为浓郁鲜美。
而浓汤伊面是汤面,配料只有青菜和一点切的薄薄的山菇片。
这面要做地好吃,功夫全在一锅汤里。
他们现在用的这锅汤,是按照宁欣的方法,丁芹花了几天功夫吊出来的。
汤里的主料是猪大骨,可同时里面还放入了两只大肥鸡。
当然,为了让滋味更加可口,宁欣还难得的舍出本钱,在汤里加入了一滴稀释过的灵泉水。
那味道,真的是谁闻到都忍不住的咽口水。
用王姨的话说就是:“还没走到咱巷子口,都能闻到从你们家传出来的香味儿。你们一做饭,我们就都不用做了。只让家里的小崽子们捧着碗蹲你们门口,就着香味都能吃下一大碗饭!”
……
用这样的汤底煮出来的面,味道还能差吗?
可即便是这样,宁欣给它们的价格也并没有定得太高。
而是和现在市面上大碗的肉丝面一个价格,全都是一碗四毛钱,三两粮票。
没有粮票的话,多加五分钱。
听到她这个价格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家里人没有同意的,大家为此还起过争执。
毕竟他们家的伊面用料实在是太实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