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幸福巷,晚上程胜军来蹭饭。
“这个月真不开门了?”他今天中午和同事路过,看到了标牌。
“对。”
“那下半个月干什么去?”
“回村。”
舒甫笑着道。
接下来一直到下个月初,他都得在异星上赶路,为了在两国和千寨扎一个传送点,只能亲自过去。
自然得找个长时间消失的借口。
蹭完饭。
程胜军回去后,舒甫来到纽约。
不久后。
坐上了飞往芝加哥的飞机,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舒甫的目的很简单---弄设备资料。
设备好弄。
有钱就成。
但详细的技术资料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去其母公司机密资料室,舒甫感觉自己接下来有得忙了。
因为想要的设备太多。
冶金。
发电。
制药。
加工。
通讯。
能源。
动力。
核工业。
稍微列举了一下现代工业门类,舒甫就觉得眼睛都有点晕。
每一个门类又有从原材料到终端生产,以及大量衍生技术门类。
于是。
整理出的技术设备目录,光是念完,都得让人口干舌燥。
但为了拥有全产业链工业,这条路又必须得走,小到一个打火机生产线,大到一个十万吨级船坞。
总之。
能搞到手的都搞到手,是否是最先进的不重要。
老旧设备也有老旧设备的用途,自己又不是上来就造火箭。
。。。
此时。
京城。
某金属材料研究所。
经过一周的测试,看着测试报告,高级研究员有点发愣,因为报告上面的数据,实在是太优秀了。
硬度。
延展。
耐温。
耐磨。
一项项的数据,都超过己方正准备投入到生产的一种舰载用钢,最最关键的不是这个,而是价格。
那报价。
忒吓人。
售价都比他们成本价还低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