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某日,几个街坊推了里正来打探消息,遇上东华与凤九准备出门。花白胡子的里正眯着眼在前方盘问一家几口、来自何方、是否常住、以何营生,后方几个老娘子打量小夫妻二人,见他们白衣高华、粉面如春,越看越觉得不似寻常人,有一二老皮老脸的还上了手,一边偷摸捻一捻两人的衣衫料子,一边看着细皮嫩肉的两张脸啧啧称羡。
东华最不耐与人多话,可憋屈就憋屈在面对的不是男子,没法一下掀翻在地,说话间脸色愈加难看,像是立时就要发作。
凤九见他如此,正想上前打个圆场,没想到下一刻东华突然往自己肩上一倒,支着额头闭着眼睛十分“虚弱”地说:“夫人,我,我有些头晕……”
她一愣,忽见东华掩在袖子后的一只眼冲她眨了两下,立时领会,扶着东华做出一副有些愁苦的模样,朝里正和众人说:“实不相瞒,我家夫君身染病症,此番来贵宝地乃是为了求访名医和调养身体,我们初来乍到,人地生疏,恐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见谅!夫君有些不适,恕我招呼不周,改日再登门赔礼。”
众人见东华虽则身姿挺拔、气度不凡,却偏于瘦削、脸色看着确有几分白,加之十分应景的几声咳嗽,倒是有那么些不甚康健的意思,也不好阻拦,眼巴巴看着凤九搀着他家夫君反身进去关上了门。
门后,东华站直了身子,对凤九的心有灵犀颇为满意,挑眉对她竖了竖大拇指。二人想到,身为堂堂尊神居然要为了躲几个凡人而装病,俱是一乐。
不过,若要在此常住,的确得再“合群”些。
于是,隔了几日,作为更“合群”的表现,滚滚被送到了学堂。启蒙启了几百年的白滚滚,坐在一群真正七八岁的娃儿们中间长叹一声,不得不再次拿起背至滚瓜烂熟的课本,当起了蒙童。
作者有话要说:
时间线在《在人间》之后
2112修补了一下大婚的桥段
第13章 沁芳华(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周围的小童子跟着学堂的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千字文》,高低起伏的童声惊走了滚滚的瞌睡,他躲在书本后面偷偷打了个呵欠。
虽说先生不过将将开始一天的课程,可滚滚却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多时辰。今日他悲催地起早了,事实上并非他自己要起早,乃是他尊贵无比的父君惨无人道地逼着他与温暖的被窝作别。实则就是东华与凤九打算趁早出去走走,顺便送滚滚去学堂。
哼,明明是父君娘亲二人要去游山玩水卿卿我我,还非说是送我。滚滚揉着眼睛腹诽。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他终究还是坐在学堂里听起了老生常谈。
为着上学堂方便,滚滚总算有了听着不那么儿戏的名字——白棣。
作为一枚寡言少语的团子,滚滚虽不及他父君高冷,与那些小娃儿还是很有距离感的。但自他从王员外家二世祖的脚下救出了赵家小五,在众娃儿心目中的形象就瞬间高大起来,后来见他在课堂上虽能头头是道地回答夫子关于四时兴替、万象更新的大学问,却独独对本朝历史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又顿觉惺惺相惜。一来二去,不过月余,白滚滚就成了学堂中颇有人望的“棣哥”,出入俨然有了小跟班,便连休息时都有这家那家的女娃儿塞来家中带来的吃食。
申时放课,滚滚揣着一包各家馈赠慢悠悠晃回家去。住在巷口的李家小妹磨磨蹭蹭跟在他身后,明明不敢上前跟他搭话,偏要缀在后头,他走快她也走快,他走慢她也走慢。前两日她就是如此,跟到巷口自己家站定张望一阵便拐进去了。这些日子,这样的小尾巴并不少见,滚滚自认已是千把岁的小仙童,也不在意这些小屁孩闹什么幺蛾子,所以并未出言阻拦。
没想到,今日李家小妹却是揉着衣角,红着一张小脸把他叫住了:“白家哥哥,能……能烦你来看看我家的花吗?”
滚滚觉得甚是稀奇,他转身道:“看花?”
“嗯,是……是我捡到的花,最近不知怎么它总是蔫蔫的,你能帮我看看吗?”小女娃神情虽羞涩,嘴上倒十分利落。
滚滚并不想节外生枝,便顺口推托:“我又不是花匠,看了有什么用?”
小女娃见他要走,也顾不得矜持,上前扯了他的袖子哀求道:“白家哥哥,我知道你有学问又有本事……那天我瞧见你也看了夫子家的几株兰草,那兰草本来也不怎么精神,后来,后来就好了……白家哥哥,这盆花是我养来送给娘亲的,娘亲喜欢花,她这些天病着,每次看到这盆花就很开心,求你帮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