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太子对满族王朝来说是个新鲜事物,虽然有储君之名,但其实他在宗室里的威望并不高,支持率也低的可怜。
相信有了裕亲王替太子背书,肯定让宗室们意识到,如果是太子上位,他们照样有好日子过。
未来的日子有了保障,除非是脑子有坑,谁还会想着另立炉灶,扶植其他皇子上位?
毕竟,大阿哥的前车之鉴还在那儿戳着呢。分明是他自己犯的错,拿亲大爷背锅顶缸可是毫不含糊。
住在宫外的裕亲王都能打探到的消息,在宫内经营多年的惠妃,自然只有更清楚的。
原本惠妃就不赞同大阿哥和太子争斗,只是大阿哥本不听她的劝,一谓和太子别苗头。天长日久的,惠妃难免担忧,日后太子上位,大阿哥会处境凄惨。
这一次太子主动为大阿哥求情,让惠妃看到了太子的心胸之广,心里那股隐隐的担忧放下了,日常就更劝着自己儿子收敛了。
而且惠妃不但自己劝,在大阿哥娶了福晋之后,她还私底下联合了儿媳妇伊尔根觉罗氏,婆媳两人合力影响大阿哥。
虽然大阿哥长大之后,就有些叛逆,不大听惠妃的话。但他毕竟是个孝子,和大福晋的感情也很好。
还有额娘的耳提面命,后有福晋的枕头风。再加上如今明珠也对他疏远多了,为了外力的影响,他那股和太子别苗头的心气,也就逐渐松懈了。
接下来这几年,太子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行事越发大气宽和,却又不一谓宽纵,处事十分公正,很让宗室和汉臣们信服。
大阿哥虽然还是时不时在言语上刺太子两句,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消极得很。
如今,他一门心思都想着要好好办差,给自己挣个爵位,好给额娘争气,也让福晋以夫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