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您,的宽容应该是给天下百姓,给那些真正为国为民,为了我大清鞠躬尽瘁的国士的,而不是给那些国之蛀虫,让他们吃得更肥,更有力气来挖空我大清根基。”

说完,他一个头重重磕了下去,然后起身便走,丝毫没给康熙反应的时机。

——您要发泄就去尽情砸东西吧,我才不留这儿给你当出气筒。

反正康熙自诩仁君,轻易不肯处罚身边的奴才,胤禛也不怕自己溜得太快,会牵连别人。

等胤禛走了之后,康熙果然是摔摔打打的好一阵发泄。乾清宫伺候的奴才都秉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但就像胤禛预料的那样,康熙对自己身边的人一向宽厚,极少有处罚的时候,他们虽然紧张,却并不忧虑。

发泄过后,康熙的脑子逐渐冷静下来,开始仔细思考胤禛说的话。

防微杜渐的道理,康熙也不是不懂。只是自小的生长环境,养成了康熙善于隐忍的性格。

纵观康熙朝的历史,真正让康熙下狠手的臣子其实也没几个,一个鳌拜,一个明珠,一个索额图。

而这三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狠狠地踩到了康熙的底线,让康熙对他们忍无可忍,终于不想再忍了。

至于平定三番,那更不用说。纯粹是因为以吴三桂为首的三番太过嚣张,每年国库的收入,得有一半送给三番做军费。

平民百姓家,每年被邻居抢走一半收入,还要奋起反抗呢。更何况,康熙是个皇帝?

如果三番安分守己,康熙绝对能再忍几十年。

今日胤禛这番话,可以说是直戳他的痛脚,他一直都有的拖延症,给摆到了台面上。

康熙思来想去,最后得出结论:小四说的很有道理,但现在还不是收拾内务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