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前朝玄武门、烛光斧影、靖难之役,给天下百姓落下了多少话柄?

这其中,李光地比熊赐履更高兴。

因为他的侄女被选为了太子侧福晋,如果太子登基,依照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太子对汉臣的态度,至少一个妃位是跑不了了。

在满人主政的皇朝里,他也不敢指望他侄女将来生的皇子能够继位,但将来他的家族若是多一个王爷外孙,也是一重保障。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踩着这群宗室王爷,向准皇帝表表衷心。

自秦朝一统天下起,朝中大臣就没有喜欢宗室的。

安分守己的宗室,都有可能被博名的大臣们当成经验包来刷。那些不安分,总是上蹿下跳想要掌权的,更是被他们深恶痛绝。

——就算天子少年登基,不能独立处理政务,不是还有他们这些朝中肱骨可以辅政吗?你们这群宗室跳什么跳?

哦,想做摄政王、辅政王啊?

还记得睿亲王多尔衮是什么下场吗?还记得辅政王豪格是什么下场吗?

殷鉴不远,望诸位王爷勉之!

明珠由于脑补的太多,一不小心得罪了太子,而且看四贝勒的意思,根本无意与太子相争,它自然是麻溜地选择从心,非常自觉地充当了太子的马前卒。

胤禛也觉得挺对不起他,觉得应该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就把果亲王上蹿下跳的事稍微提了两句。

聪慧如明珠,秒懂。

他是个要脸面的人,不会直接和几位王爷对喷,而是非常恭敬地请奏太子,太子妃已经选出来了,估计乌拉那拉氏的嫁妆也都备齐了,而太子也早已及冠,是时候把太子妃给娶回来了。

几位王爷不是以太子尚未成婚为由,意图干政吗?

现在,立刻、马上让太子成婚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