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便接口道:“都是佟娘娘教得好。”
反正和德嫔无关。
这话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了。
汉人家的庶子,若是有出息,那就是正妻教养得好;若是不学好,那就是小妾不会生,从根上就坏了。
但那都是汉人的规矩,在满人权贵里却说不通。
满人的妻妾地位其实相差的并不大,也就是顺治、康熙两朝天子都重视汉学,坚持从上而下地立规矩,才让各府的正福晋稍稍缓一口气,不用担心哪一天突然就被侧福晋取而代之了。
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是那么好破的。
就算是现在,好些公候上折子替自己的庶子请封世子,哪怕他们家里嫡子尚在,康熙也不能不准。
说到底,还是八旗旗主手里的权力太大,康熙若是坚决要求他们请立嫡子,无疑就是在插手各府的继承人事务,很容易引起各旗主的警惕甚至反弹。
这些事情,只能用水磨功夫,慢慢改变。雷霆手段,是行不通的。
但太子明晃晃地表达了对德嫔的蔑视,康熙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只因太子的教育是他一手经办的,从小就深受汉人文化的熏陶,嫡庶君臣那一套对他影响极深。
这也是康熙希望看到的,因为他坚信,在他有生之年,一定会把八旗旗主的权力削去大半。等到来日太子登基,那些旗主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康熙道:“既然小四心里不好受,明日午间,大船靠岸补给的时候,朕就带着你们到岸上去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