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康熙出巡是匆忙之间决定的,从下旨到出行,才三个月的时间,江宁这边准备行宫是不可能来得及了。

曹寅灵光一现,干脆就把自家的庄园修整了一番,贴着规制往江南风雅那边靠。

如此一来,华贵虽然不足,但比之庄严富丽的紫禁城,却别有一番风味。

一行人才安置好住处,康熙就迫不及待地把曹寅传召了过去,君臣二人先接了个头对了个线,让康熙对江南文人这几年的动向和行为转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至于在宴请耄老乡绅的时候露怯。

当年康熙之所以把曹寅的父亲委派到江南,为的就是替他收揽江南士子之心。

后来曹寅他爹曹玺死了,作为深受康熙信任的伴读,他就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接续为康熙收揽士子外兼搜集情报。

而且曹寅在做官和揣摩圣意这方面,比他阿玛可强多了,不到十年就坐上了江苏织造。

“万岁爷改革科举的事,在江南深受好评,不少有识之士都称赞万岁爷是不出世的明君,只待明年博学鸿儒开科,就要进京赴考。”

说起康熙的功绩,曹寅满脸崇敬。他本就生得俊眉修目,十分雅致。如今年纪长了,微微发福,更显得平易近人,令人观之可亲。

他原是曹玺的庶长子,曹玺膝下还有嫡子。他能越过嫡出的弟弟继承父亲的一切,全都是因为对康熙的了解,知道怎么说话才能让康熙高兴。

但这一次,康熙的反应却出乎了曹寅的意料。

只见康熙听完,神色淡淡,非但没有露出半点笑意,反而叹了一声,“子清又何必拿这些话来搪塞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