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是儿女不听话,把世仇家的孩子引进家来了,就算两个小辈的关系再好,做长辈的态度也必定十分冷淡。

大多数父母给儿女的自由,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蔡太太说完软和话之后,身为一家之主的蔡九英又叮嘱勉励了几句,让他们好生在一起读书做学问,然后又单独训斥了蔡涉川,让他莫要引着人家都好孩子胡闹。

他说这种话懂的都懂,明着是让蔡涉川不要引着秦川两人胡闹,暗地里却是让秦川两人不要把他的儿子往歪路上引。

秦川与黄九郎又不是傻子,自然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两人对视了一眼,你一言我一语地将蔡涉川夸赞了一番,只说两人自与蔡涉川相交以来都获益匪浅。

很显然,他们都没有在意蔡九英这意有所指的态度。

但他们不在意,蔡涉川自己却觉得十分尴尬,“爹,你说这些做什么?秦兄与黄兄都是县令大人看好的人,我又岂敢带着他们胡闹?”

每一个被家长严格控制学习范围甚至交友范围的孩子,恐怕都有和蔡涉川相同的烦恼。

蔡涉川觉得自己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不是小孩子,早已经能替自己做主,能为自己负责了。

他迫切的想要脱离父亲的掌控,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坚持要到城外书摘去读书是为此,疏远妻子亲近来历不明的颜如玉也是为此。

可是他的反抗太过莽撞,也太过不成熟了。非但没能顺利摆脱父亲的控制,反而将自己的把柄送到了父亲手里,加重了穿在自己身上的枷锁。

见儿子竟敢当着外人的面顶撞他,蔡九英立刻就拉下了脸,呵斥道:“两位贤侄自然都是好的,我只怕你又犯了老毛病,耽误了人家的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