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听着这群侍卫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见闻,他也慢慢的把这些见闻,和自己曾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碰撞,倒也真品出了些东西。

“这常德县令,倒算是个好官。”

从他们的叙述里,揆叙得知此地自大清开国以来,一共才立了两块贞洁牌坊,还是给两个自愿守了一辈子寡的六十岁老太太申请的。

这说明此地民风淳朴,风气比较开放。

揆叙又问得仔细了一些,果然这些侍卫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最近有溺死女婴的。

一般情况下越是教条严苛的地方,重男轻女的风气就越是严重。

时常有人家,就算是头胎生的女儿也要溺死,就是为了不让女孩,占据自己未来儿子的资源。

“你们可听说过此地有招赘的人家?”

几个侍卫都仔细想了想纷纷摇头,“这倒是没有。”

富安道:“不过我听说,有一户姓林的人家因着没有儿子,嫁女儿的时候就和亲家商量好了,将女儿的第二个儿子过继回娘家。”

揆叙奇道:“他族里也愿意?”

这时候的风气,同姓不婚,异姓不养。

也就是说若是某一家没有儿子,又想要延续香火,必须从五福以内的族亲那里过继,从外姓人那里过继子嗣是很犯忌讳的。

因为按照当时的说法,不是自家血脉上的贡品,首先是不会消受。

更有夸张的说法,说是某家男人被老婆绿了,带着老婆生的孩子祭祖的时候,线香连续断了三次。

一开始那男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找高人看过之后才发现,疼了三年的儿子根本就不是自己的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