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川奈奈是日本人,所以对此的了解仅有这些。
至少这个人设下的知识印象是这样的。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道菜叫罗宋汤, 确实不是源于种花家。它源自苏联, 十月革命之后有很多苏联人来到上海, 也把他们家乡的菜肴带到了上海, 罗宋汤就是这种情况下在上海落地生根的——不过那个时候它还叫俄式红菜汤。说是汤,却更像是主菜, 配上点面包就变成了主食。”日野先生笑着说, 他很喜欢在那些见识浅薄之人面前张扬自己,“很多在上海长大的孩子记忆里都有这么一碗汤,就着小面包, 就是一顿饭了。”
女孩露出了恰到好处的仰慕知识面广阔的前辈的模样, 让他更是有些飘飘然——谁能拒绝被一个十五六岁大青春靓丽还非常漂亮的女子高中生用钦佩仰慕的目光看着呢?
这顿饭吃的他舒心极了, 甚至有些懊恼自己早就注意到这个最近似乎在调查某些事他却因为担忧露馅而不敢过快接近对方的行为。
现在接触下来,绿川小姐也和其他女性没有多少差别嘛——不过确实是要比大多数女性知情识趣。
宾客尽欢。
日野先生心情极好地与那位他随手拉了一把却格外识趣的少女挥手,坐进对方事先叫来等候送她的出租车——日本的出租车费价格高昂,要想事先预约更是需要格外支出一笔费用,对方的用心真是体现在了点点滴滴细节上,哪怕是挑剔如他也没有毛病可以说。
他不知道的是,在与他告别目送出租车离开自己的视野后,少女转身走到人行道上时就拨通了降谷零的电话:“就是他。”
“确定了?”
“嗯,可以动手了。”
“怎么判断的?”降谷零实在好奇。
“那家店的主厨是来自种花家哈尔滨的,学的正宗俄式红菜汤做法,放的甜菜,就连加的香肠都是哈尔滨红肠,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甚于甜,上海人并不习惯。”奈奈回忆着刚刚餐桌上发生的一切,道,“再加上这道菜传入是在上世纪,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原材料采购不易,所以传到上海之后,不方便采购的材料被替换成了其他,口味也随着本地人的喜好渐变,最后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