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何凭证?”李明明问的是郑九娘,看的却是张生。

张生脸上显出失魂落魄的神情,“莺莺,你——”

“还请张家表兄慎言,若有什么凭证,取出让大家验看便是。”李明明一脸的正大光明,无所畏惧。

众人见李明明如此,倒有些动摇了。

张生也有点疑惑,但这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从袖子里拿出那个花笺放在桌上,对周围一拱手,“于蒲州时,我与二娘两情相悦,并有白首之约,谁想二娘回了长安便改了主意。各位请看,此为二娘约我见面之诗。”

王存是品评团队首座,这花笺便摆在他面前。

王存仔细看那首诗,又对李明明道,“请小娘子也写一遍。”

李明明没有任何犹豫,拿起笔,照着那花笺上的诗就抄了一遍。

在座都是读书人,对字迹也都有些研究。看李明明这字,与花笺上的,确有七八分像,便用怀疑的眼光看起李明明来。

李明明看看大家,随手从那一叠诗中抽出一张,刷刷又写起来。

众人颇为吃惊,竟然也有七八分像。

李明明又随手抽出一份,再抄,字迹也很像。

李明明掷了笔,“儿才情微末,临时模仿,只能做到五六分仿佛。张家表兄,江左才子,想来更擅长临摹。儿于蒲州时,抄了许多佛经舍与寄居之浮屠寺,张家表兄想来便是从那些佛经中得了我的字迹,造了这个东西吧?”

众人恍然大悟。

李明明不容大家多想,再接再厉,“若果真如表兄所说,我与表兄有白首之约,表兄为何不去我家求亲?君既于我家有恩,又与家母有亲,门户相当,表兄一表人才,谦虚温良,若去求亲,何愁家母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