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salon的安德鲁奥赫希尔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搏击俱乐部》的反感:“节奏快速、令人眼花缭乱、看起来也似乎很搞笑,但最终只是胡说八道。”

《纽约客》的大卫丹比也罕见的给出了差评:“电影本来可以以人性的束缚和血腥的暴力来抗议消费主义和麻木的现代生活,但大卫芬奇使用了一种完全暴虐的方式让这一切变得一团糟值得一提的是,乔茜霍顿和爱德华诺顿的表演极具创造力、令人赞叹。”

就连《美联社》的鲍勃托马斯也写道:“无论如何,这是自《天生杀人狂》以来,最丑陋、最不人道的电影!”

在数量众多的□□中,《滚石》杂志的影评人彼得特拉弗斯宛如一股清流。

“我打赌某位影评人很想知道,花了近七千万美元制作和发行《搏击俱乐部》的电影公司,是不是真的知道它在讲什么,‘反资本主义’?‘反社会’?‘甚至反上帝’?”

“我个人看来,无论这部电影冒犯了哪位神灵,它至少是极具思想和创意的。”

“这部电影的勇敢大胆让它在许多当下的热门话题上都留下印记,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它关于孤独、绝望和愤怒的情绪刻画,敢于想象被剥夺权利、无能为力的人是如何使世界瓦解并重新开始的。”

“爱德华诺顿的表演令人着迷,乔茜霍顿的表演令人心碎,他们共同创造出奇迹般的化学反应,可能正是这一代人中最好的演员。杰拉德巴特勒的角色自由、有趣、疯狂……”

“拒绝道德化和安全感。挑战你的偏见、震撼你的世界,让你在深渊中大笑,也让你在大笑中恸哭。”

“这是一部充满争议但决不妥协的美国经典!”

相较于彼得特拉弗斯旗帜鲜明地为《搏击俱乐部》唱赞歌、顺便点草《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少数影评人对于这部电影发表的相对正面的评价就温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