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赛果如何?”张榷嵘赶紧又问了一句。
对于东京音乐祭这个传奇盛事,在历届华人歌手参与者里,最开始的,是由台岛方面的邓霓筠在1975年,作为入赏新人参加了新人大会。
之后,就是苏韵的契爷许顾杰,在1979年作为香江代表参加了比赛性质的世界大会,可惜因为是初来乍到水土不服,并没能如愿获奖;倒是虽然出身台岛、但却自幼就跟随着家人迁到东京生活的翁善玉,作为东瀛方代表夺得了“铜赏”。
再然后的三年,香江代表都是“重在参与”,直到82年的香江代表歌手叶震堂以一首《the waitg fate》夺得了“亚洲特别赏”之后,方才拉开了华人歌手在这个国际性音乐盛会上得奖的序幕。
下一年的梅妍霜,就是十分争气地拿到了“亚洲特别赏”和“tbs赏”!
有去年的梅妍霜珠玉在前,陈柏杨这一次的参赛,香江方面就是寄予了相当大的期望。
“怎么样,这次你有没有继续拿下亚洲特别赏和tbs赏?”世界大赛的奖项设置里其实是有着大赏1名、金赏1名、银赏2-3名、铜赏3-4名的,不过他们香江乐坛起步晚了其他地方那么久,而且更偏向商业化而少去打磨歌曲品质,即使是能入选世界大会,一般也都是奔着比较他们比较好拿一些的亚洲特别赏和tbs赏去。
至于那些作词赏、作曲赏、编曲赏之类的——香江乐坛虽然有原创,但容易火的多半都是资源调配的翻唱歌,能断断续续地送如许顾杰、陈柏杨这样的唱作型歌手过去,已经是尽力了。
“我只拿到了tbs赏。”陈柏杨叹了一口气,“没有拿到亚洲特别赏。”
张榷嵘闻言,急忙就开口安慰道:“能拿到奖就已经不错了嘛,你看你号称男版邓霓筠的,比当年的邓霓筠的成绩都要好了——她年轻时可是止步于新人大会,没能再进一步去世界大会的。”
“其实……”陈柏杨想要开口继续说话时,又被张榷嵘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