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几年前与妖国通商,大王用王后研究出来的东西跟妖国换来各种比铁更坚固的材料,加固河堤、修建城池,如今的朝歌大变样。

城门高大巍峨,坚硬厚重;城内地面平整干净,不见淤泥;市集吵闹喧嚣,极有烟火气,人人脸上不再是麻木,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又到了学堂放学的时间,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从里面走出来,一边走,一边讨论学到的东西。

起先研究院名声不显,打头那几届在分科时几乎都选了文科,倒是很合苏黎心意,培养出的几批毕业生都被分到那收回的五十城。

后来推出水泥令朝歌大变样,学堂的学生们都换上纸张来书写,选择理科的人才渐渐多起来。

农人拎着鱼篓等在学堂门口,偶尔有认识的学生与他点头打过招呼。

人流渐少,他有些着急的探头往里瞅。

门口站岗的士兵早已与他相熟,见他等的着急,便声安慰:“今天有小王院长的课,小王院长都夸你家娃聪明呢,应该又是被留下来开小灶呢。”

听见这话,农人咧嘴笑笑:“小王院长那才是厉害咧,俺家娃娃可差得远,她就是肯学。搁在几年前像她这么大的姑娘早就嫁人了,哪像现在?学的好进了研究院,还能当官。”

他家普普通通,是世世代代的农人,从前面对贵族老爷们都是绕道走,尤其在生了个漂亮的闺女后,更是提心吊胆,生怕被哪家的贵族老爷瞧上,强抢了去。

不巧,学堂开放前那段时间,一个小贵族家的公子看上了他闺女,那人品行恶劣,娶了几房妻子都死的不明不白,他跟娃他娘为了这事愁白了头,幸而赶上了学堂开放,闺女主动提出入学。

他抱着怎么也不会更糟糕的心态把女儿送来,学堂有神灵庇护,还有大王关注,那小贵族只能放弃。

谁能想到娃争气,学出的成绩远超预期。

虽然大家起点不一样,但自家闺女不但是头一个从小班升入中班的,更是第一个从中班升入大班的。后面文理分科,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理科时,头一个选择了理科,专门修习化学生物两科,天赋令小王院长都屡屡出言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