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一进到大厅,便见一位儒雅清瘦蓄着长长胡须的中年人端坐在大厅主位,神色严肃,雅正端方,望之就不是寻常人物,且多年的身居高位,让他身上有了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是了,这该是林如海了。
林清立即给林如海行了个礼:“草民林如清,见过林大人。”
“如清”是身体原主人的字,在古代,称字不称名才是表达亲密与尊重的方式。
饶是林如海看惯了花团锦簇,也不由得对林清眼前一亮。
当真是“玉树临风美少年”!
这长相与气质,怕是和他亡妻娘家“衔玉而生”的侄儿相比也不遑多让。
美丽的事物总会令人心情愉悦,林如海见到林清这般知礼,脸色也稍有缓和,“不必多礼,你我同宗同族,原就是兄弟,无需见外。”
林清闻言,只道不敢。
接着二人又彼此寒暄了一番,林如海也预备借机考量林清一番。
“哥儿如今几岁?及冠否?”
林如海在派刘贵去房州前就已经调查清楚林清的全部底细,问他年纪也不过是为接下来要提的事做铺垫。
读书人,尤其官场中人,说话最会兜圈子。当然,他们看人也很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