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早春,可北方的春季却依旧寒冷,林清喝了一碗滚烫的姜汤,加之盖着一层厚实的棉被,身体才逐渐回暖。
林清之后便一直待在家中静待放榜,所有邀约一概婉拒,安心为殿试做准备。
二月二十八日,会试放榜。
林清名列前茅,林府到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管家更是在家门口放了好几串又响又亮的大爆竹,引得街坊四邻、过往行人艳羡不已。
得中会试后,除第一名外,其余皆称'贡士'。因着会试录取名额与殿试为等额,故所谓'贡士'实际可等同进士,所差的唯有“钦赐”而已。所以啊,基本你只要中了会试,'进士'已是'囊中之物'。
但由于殿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和升迁至关重要,故考生们对殿试还是非常重视的。
三月初一,为殿试日。
会试所录贡士均参加殿试,因着殿试名义上是皇帝“亲策于廷”,皇帝本人即是主考官,所以贡士们理所当然都是天子的门生。
能走到这一步的,都是人中龙凤,汇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即使最后入不了第一甲,仅凭“天子门生”四个字,也足以获得无上荣耀。
就像《桯史.卷三.天子门生》里夸岳飞那样: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夸人不附权贵、好节气!都用“天子门生”代夸、衬托,足见其含金量。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军校将准备好的试桌排列在丹墀东西两侧,并且面北,礼部官员散发试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露天答卷。
考试结束后,贡士们将试卷交往东角门的收卷官处,并从这个门出去。收卷官将试卷送至弥封官处进行糊名,糊名完毕直接交由掌卷官送往东阁读卷官处,以定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