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结果,很快就被传到了民间,百姓也慢慢开始相信起牛痘法了。
康熙见状便打算将牛痘法直接传入民间,让百姓自己找民间大夫种牛痘。
这一决定可把白轻音给听愣了,天花这种东西不是官府带着头,在整个大清推广“疫苗”,反而决定把方法直接传出去,让百姓们自己决定种不种,你是在跟她开玩笑呢嘛?
白轻音当即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要在每个县都建一个“种痘所”。
所有百姓,除非是接过人痘的,否则三岁以上都要去种痘所接种牛痘。
因为大清现在的情况和制度,白轻音也没打算让官府用税收免费给百姓种痘,每个百姓可以适当的收些费用。
康熙听到白轻音的想法,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第一时间反对,而是开始琢磨这么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虽然建立种痘所,短时间内会有一大笔开支,但收入以后也是源源不断的,他大清如今人口万万之数,每年也会增长不少,哪怕没种一次痘,只挣几十个铜板,那每年也会是笔不小的数目。
而且,这一举动,还能最大程度的消灭令人闻风丧胆的天花,不失为功德一件,还是在史书中都数一数二的功德,哪怕跟当年的大禹治水比,也承让不多了。
想清楚后,康熙同意了白轻音的提议,开始下旨,让所以县城都成立一个“种痘所”,并且种痘所中开始招募大夫,而进了种痘所的大夫,以后就是官身,管事的算是个正八品小官,其余的要么正九品,要么从九品。
别看这官职小,但也足够让那些个民间的大夫抢破头了。
毕竟从古至今谁不想当公务员,捧个铁饭碗呢?
而且在古代,官身和普通贫民百姓可是完全不同的,哪怕你是个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小官,也能有些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