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入关建国大屠杀一条龙行动到现在,不过区区几十年,新一代就有“忘却仇恨,展望新生活”的家伙出现!

当然,也不是没人记得扬州大屠杀,甚至很多经历过这场灾难的文人墨客,不乏有将此事记录了下来的,除了著名的《扬州十曰记》外,还有《扬州城守纪略》——

“初,高杰兵之至扬也,士民皆迁湖潴以避之;多为偎信室沦丧者。及北警戒严,郊外人谓城可恃,皆相扶携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长号,哀声震地。公辄令开城纳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曰乃止。”

当年扬州城破,扬州顿成地狱,死者达80余万。

而比这地狱更难忘是人民引颈受戮的场面。

史载:只要遇见一个满族士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

这短短几行的文字里,满满都是当年清军入关后的被屠杀的汉人们的血泪!

可如此惨绝人寰的国仇家恨,却让很多没有亲身经历过得汉人觉得不值一提!

甚至,几十年过去了,就连扬州本地有些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如今的大清朝也不错不是嘛!

纵然里面有大部分没读过书的古代人民思想过于浅薄、过于无知、过于短视,以及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业传播不发达,没有照片、录音之类的信息,让人们能真切的看到、听到这场可怕的大屠杀的缘故。

但更多的,白轻音觉得一定是因为以清廷为首的政府,对百姓的思想加以控制,歪曲这些屠杀真相的缘故。

并且,后来大清开始大兴文字狱,将所有描写记载了满人入关后大屠杀行动有关的书,都列为了禁书,无法流通,就连读书人都很少有读到,更别说普通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