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敏:“昔日皇上决定撤藩,支持者不也寥寥无几?但皇上还是漂亮地办成了,还做到了收复台wan的壮举。”
这话康熙爱听, 去年可真是他意气风发的一年啊!
如今对大清最有威胁的,已经只剩下北方。若能合理安排,调兵遣将,把那几十门红衣大炮运往漠南……
康熙想得心潮澎湃,这一刻他的心境,从原先的被动困扰,变为了主动激进。
但他也早已不是七年前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对于这个化被动为主动的决定,他虽激动,但也能沉下心来,与太皇太后和皇后筹谋。
隔日,皇后开始按照之前的计划,给皇亲贵胄和世家子女们安排婚配事宜。
有的,是帝后为了朝政权衡等目的,所指定的联姻。有的,是两家有意结秦晋之好,又对皇权无甚影响的求赐婚。
这两种都是最快‘配对’成功的。
裕和的婚事,皇后虽然也帮她选了一位青年才俊,但她的婚事,也是与汉人大臣家的‘满汉联姻’。
剩下的没法快速‘配对’的青年男女,也很快有了安排。
在皇后的授意下,京城里颇有名望的夫人们举办了一场又一场赏花会、斗诗会、品茶会……
青年男女们受邀参加聚会,实则相亲。
也是在这大清早期的满族儿女中,能举行这样的相亲会,若是汉人,则难办得很。
不少汉人大臣家的适龄女儿,受邀后,却因为矜持或家规,最后没有参加。
这个秀敏就管不了了。
从她重生以后,一直明里暗里地在提高女子的地位,特别是汉女,可惜,收效甚小。
几千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哪里那么容易动摇?这一切,都需要有契机,也需要有思想的启蒙、教育的普及。
皇后所做的这些,很快就让噶尔丹使者察觉了,他们不断追问,给清廷施压,请康熙现下就安排好和亲的公主人选,他们好马上回去准备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