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许许多多的良种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创办工厂、发展教育, 将慈济院开遍大江南北。

废除禁海令、迁海令, 命船队出海远洋。将大清的瓷器、丝绸与玻璃、镜子等,运到海外。再从那里换回来数不尽的金子与香料、象牙、名贵木料等。

短短十年间,只要踏踏实实过活的百姓都能做到居有定所,丰衣足食。手有余钱,能将子女都送进学堂,学些个圣贤道理或者生活技能。

幼有所养,老有所终。

这等圣人口中的理想生活,大清子民过上了!非但如此,他们还能走在坚硬平坦的水泥路上,骑着精钢做梁、杜仲胶做轮的自行车……

强到让吴三桂等原就被后装炮吓没了七七八八的胆气,越发不剩分毫。

等散会,看过那许多的武器装备后。他们就争先恐后地做出了请辞保平安的决定,唯恐自己不够驯服惹了顺治的眼。

架子低到没有架子,态度诚恳到不能言表。

第五次、六次、七次……

反复来回的求恳、拒绝,再求恳又拒绝中。满朝文武都被三位王爷的真诚感动,纷纷帮忙求情。让皇上允许他们卸下身上的重担,过几年自在随心的安闲生活。

横竖朝廷有六十五退休的规矩在,三王此举也是响应万岁爷号召嘛!

如此十二次后,顺治终于一脸不舍地点了头:“既然爱卿们执意如此,朕也不好再勉强下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