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如海带着令牌直奔济宁府知府府邸,面对知府询问,林如海忙不迭将自己所知告知对方:“以在下了解到的情况,那心里记着账本儿的门房应当是被血滴子先一步带走了。只是光有人证不行,还得有物证。我猜那位血滴子大人在将人带走后,应当很快就会把人送回京城,但他自己应当会到盐场,实地调查盐场产量的同时,顺便等着朝廷派兵过去。”

但从京城派兵实在太远了。

到时候,还是得从维扬,甚至维扬周边的几个城市抽调兵力。

但维扬周边几个城市的官员多半是与维扬有所勾结的,他们倒不一定有胆子杀人,却一定会拖延出兵的时间。

而一旦耽误了时间,维扬的血滴子乃至少数几个没有同流合污的官员可就危险了。

这才是林如海迫不及待到济宁府搬救兵的缘由。

济宁知府却有些迟疑:“维扬隶属江苏,济宁则是山东辖下城市,若没有皇上调令,我们贸然向维扬派兵,只怕会被御史参奏一个‘心怀不轨’呢。”

救人当然没问题,但把自己搭进去就很没必要了。

林如海也知许多官员尿性,于是亲口承诺:“我身为二品兰台寺大夫,约束一下御史还是可以做到的。再者,这事儿虽然有风险,却也并非不是个好机会。”

“那个门房已经被掳走好几日了,我林家如今都到了济宁,那门房如今所在的位置只会比我更接近京城,甚至已经抵达了京城也说不准。”

毕竟人少脚程快,那些探子还有特殊的传递消息与送人送物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