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两姐妹用意的,也跟宝钗一般或但笑不语,或跟着打趣,唯有没听懂的惜春与史湘云,还想着帮林蔻出出主意呢。
宝钗笑道:“寇姐姐拿了那许多分成,这活儿啊,就是她应做的。就是愁白了头发,你们也不许帮。”
惜春与湘云立刻明白过来,便也不再说帮忙的话。
事实上,林蔻早有成算,也确实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忙。
考卷儿一次不须多,十套题就差不多了;因为这是长久的生意,几乎只要科举这项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被取缔,这些考卷儿就能长久地售卖,所以自然是雕版印刷最好;至于标准答案……除了经义、律法与算数,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科举的考题从乡试开始,就多了很多主观题。
而众所周知,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
若非如此,那些考生也不至于在考试前用尽办法打探考官对文章的性格、喜好与政治主张了——
因为答题越是符合当界考官胃口,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一旦触了考官雷点,管你答题是否言之有物,最后也只能得到一个黜落的结果。
很多时候,一个人才学足够的考生屡次落地,就很可能是多次遇到了不喜欢自己答题风格的考官。
只能说,科举在很多时候,真的要看运气。
但考官喜好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