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打造新的‘007’系列!这就是瑞亚和那些制片大厂商们计划要做的事情, 更大的投资、更炫目的剧情、更宏观的故事背景!”
“这绝对是一个开拓视野的创新!《佩吉·卡特》给所有电影制作人上了一课, 原来这些桥段还能这么拍——
不仅因为瑞亚·诺伦是全行业最先掌握新技术的人, 而且她还完全明白该怎么利用自己的演技和美貌。天呐, 各位电影人们,恐怕她还得在这个领域领先很长一段时间。”
“我只能告诉你们,所有观众都站起来鼓掌了!去电影院看,然后尽情放纵, 尽情享受!”
字里行间洋溢的认可和推崇并不少见,塞满了RN网一半发布的新贴。
只是在铺天盖地的盛赞之外, 还是有严厉的影评指出:“这就是一部打着‘二战历史’旗号的商业动作片,瑞亚·诺伦的表演拯救了它的艺术价值,但不代表电影在宣传上玩弄的花招没有问题!”
“电影对史实缺乏敬畏之心。夸张到离谱的剧情甚至让人怀疑, 剧组找了那么多大牌编剧协作是不是重新编写了一个科幻剧本!”
此类□□很典型,无数人在看完电影后质疑“佩吉·卡特”的种种操作不合逻辑,
电影里面所谓的强化实验是真的?当年政府组织真的遭遇了“纳.粹”入侵?一个未经改造的女特工也能做得到那些堪称奇迹的绝杀动作?
但是这种挑刺式的疑问反而是《佩吉·卡特》受过最冤枉的质询。在那些真正参与其中的特工们看来,他们还会觉得把初代局长的能力拍摄得过于含蓄了——
想想吧,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威胁,超级能力、超级科技,超级危机!
想要在这些压迫下维持正常、和平的局面,全世界的维和组织都付出了无数的代价。这种高压任务本身就足以促使他们把自己逼成超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