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页

决定做出了,敖沐阳随后就联系建筑队来进行测绘。

他找的建筑公司是老合作伙伴,老板是柳三阳,手下养着一支建筑队,当初修山路,他们的公司就承包了村口到公路的那一段。

对于修路来说,柳三阳的公司是小单位,仅仅是跟着上头喝一口汤,但对于修堤坝、修码头等海上工程而言,他们就是专业的了。

柳三阳的建筑公司就是从海洋工程起家,不过这几年海上的活不好干,而国家在陆地上大开工程,修路修桥,当然还有开发商们在市区建房子,工程多机会多,他很是眼热,就带着队伍开始转型。

接到了敖沐阳的邀请,柳三阳照例是亲自过来监工,一是有人情在,二是这是几千万造价的大工程,三是龙头村管饭,龙头村的工程餐堪比海鲜大餐,比他平时吃的食堂餐要好吃的多。

都是熟人,报价和建筑质量靠得住,敖沐阳对柳三阳还是挺有好感的,村里修的路路况很好,其他村已经有路面出现裂缝了,而龙头村这一段结结实实!

第1099章 捞海菜

因为双方信得过,所以敖沐阳也没要求柳三阳第一时间给出精确的工程款数额。

他对柳三阳的要求照旧,新码头跟路一样,不求好看,不求显摆,就求结实耐用。这样建筑过程中,该用好料就得用好料,绝不能糊弄。

村里先拨款一千万给了工程队,敖文昌和姜晓玉跟进工程,每一笔款项都要两人耐心核实,一直到码头扩建竣工之前,两人就盯着这事行了。

冬季游客少,正好是开工良机,反正海洋不会上冻,水下海底的强度不受季节干扰,不影响工程进度。

敖沐阳要求工程在年底之前结束,今年龙头村过年的时候要搞活动,到时候肯定会吸引不少游客到来,那时候码头就得投入使用了。

这段时间小码头被清空,敖沐阳跟杨树勇进行联系,村里的渔船、往来的客船先停在他们村的码头上,反正他们码头利用率低。

大龙头号等大渔船组成船队出海了,冬季风浪大,可是晴空多,前段时间台风过去后,不管从经验来说还是从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来说,后面一段时间海上都是好天气。

于是敖沐阳就安排敖大国带队,让渔船多多出海,这段时间得多多赚钱了,积攒了两年村里账上总算有了闲钱,结果码头一扩建,一夜回到敖志义时代……

敖沐阳没有出海,他得时不时去工地进行监工,另外陆虎要过来一趟,两人好久没见,陆虎此次来是趁着空闲给自己放个短假,所以他好歹得陪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