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不上朝什么的,大清可没有张居正啊!

至于弘曕、永璜、永琏几个,永瑛连提都没提。只继续郑重脸:“既然皇玛法只能从皇孙中选择,又恰恰好瞧中了孙儿。而孙儿也有志于好生学文习武,学习为君之道。就一定会沿着您的脚步,秉承您的思想,尽力把大清带到更好、更强的境地。”

“嗯!”雍正伸手,爷俩郑重击掌,许下这终生誓言。

打这以后,在学文习武之外,永瑛就又多了个养心殿助皇上看折子并草批的任务。

何为草批?

就是看过后,将自己的意见写于另外的纸上。等皇上复批,若可,便直接采纳。不可,爷孙俩便就那份折子展开教学,细细总结欠缺在哪里,又何处不妥当?

至于说临近年关,正是封笔时候,并没有许多奏折?这对雍正这个一国之君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好么!从存档里找出些有代表性的来,着人一抄,就是很好的教材。

介于永瑛记性好,学习能力也强。又从小耳濡目染,有雍正、允祥这两个顶级老师并一众当时名儒教导。本身水平就不能以年龄计,用于教学的折子又比较浅显。

初初试验,成绩就特别的斐然。

让雍正将他十三弟唤进宫来,设酒备宴地好一顿夸耀:“好,好啊,小小年纪竟有如此优秀。实在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此子若初心不便,一直这般聪慧而又刻苦,大清必然在他手中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