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刘亦菲站定,双手放在腹部开始朗诵:“天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红军队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艰难地行进着。突然,队伍中有人喊起来:‘有人冻死啦!’军长一震,急步向前跑去。松树下,一位战士倚着树干,坐在雪窝里,一动也不动。他的右手夹着半截子用树叶卷成的烟……”

啪啪啪——

张然对刘亦菲的表演报以掌声。

刘亦菲见张然鼓掌,可高兴了,拉着张然的手摇啊摇,问道:“师父,我这个朗诵可以得多少分?”

张然笑道:“40分!”

刘亦菲的脸鼓了起来,有点失望:“才40分啊,这么少!”

张然对刘亦菲的表现还算满意,评价道:“没办法,我对学生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你的朗诵重音都抓出来了,停顿也有停顿,节奏把握得很好。不过对表演系的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你给我讲讲,刚才的朗诵中你借助了那些表演的方式?”

“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很认真的朗诵!”

“这种朗诵一定要把观众带入规定情境,你的表演要有画面感,刚才朗诵的这篇《军礼》第一句‘天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红军队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艰难地行进着’,你怎么把观众带入到这个情境中?”

刘亦菲想了想,摇头道:“我不知道!”

张然道:“用你的眼睛!眼睛是心理之窗!如果你内心有视像,如果你内心看到了东西,那么观众看到你的眼睛就能感受到!‘天下着鹅毛大雪’这个时候你的眼神是怎么样的?你的眼神肯定是往上的,你要去看这鹅毛大雪。接下来这句‘一只红军队伍’,队伍是在远处,你的眼神要远望,这样观众随着你的眼神变化就进入规定情境了。第一句你重新念一遍!”

刘亦菲按张然的要求朗诵了第一段,这次在朗诵的时候眼神有了变化。果然,只是简单的两个眼神变化,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整个朗诵一下就活了。

张然冲刘亦菲鼓了鼓掌:“在后面出现了几个人物,军长,小战士,冻死的战士,有人物就有位置关系。当你是军长的时候,你站在这里,假设你把小战士放在左边,那么你和小战士对话的时候,你就要对着左边说话,你不能一下对着左边说,一下对着右边说,这样位置关系就乱了。当你把小战士放在左边,那么冻死的战士最好放在了右边。这样人物的位置关系就很清楚了,画面的空间就出来了!”

“哇,这个好难啊!”

“就是内心视像,我教过的。接下来军长和小战士的对话,你一定要进入规定情境,去思考人物的心理状态。军长看到战士冻死后,问,棉衣,棉衣呢?这应该询问的语气,因为军长下了命令,所有的战士都要有棉衣,但这个战士没有棉衣,他内心是有疑问的。接下来,军长喊,军需处长呢?这个时候人物生气了,因为战士冻死了,他要问责。你看虽然只有两句话,但人物内心是有变化的,因此你在朗诵的时候你一定要站在人物的角度去思考。”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