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老太太点了点头,道:“展示一下训练的方法,我看看!”

张然冲张馨艺点点头,示意她展示一下动作。

张馨艺一只脚向前上一步,另一只脚迅速跟上双交并拢。一只手从上至下做盖掌,另一只手从下至上做穿掌,在半脚尖上做向左360度的转动;紧接着是一个下腰拧身的动作,然后以一个踏步蹲结束,一个燕子穿林的动作完成了。

接下来,张馨艺又展示了云肩转腰、云手采莲在内的几个动作。她身材柔软匀称,身型修长,整个动作显得干净利落,看上去十分漂亮。

等张馨艺做完动作,老太太点点头:“这些动作挺难练的,这个学生练多久了?”

张然道:“张馨艺学过好几年的舞蹈,去年11月开始练古典舞的,她是我们班情况最好的两个学生之一,其他人效果很差!”

老太太笑道:“你不要着急,慢慢来。斯坦尼去世六十多年了,无数人都尝试着开发出斯坦尼第三阶段的训练法来,没有一个人成功。很多伟大的演员、教师都失败了!肯定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你现在至少有了方向,不要着急!”

学生们都在接受斯坦尼体系的训练,但对斯坦尼的理论掌握的却不是很多,听到斯坦尼第三阶段,好奇地问:“张老师,斯坦尼第三阶段是什么啊?”

张然就简单解释起来,斯坦尼的理论发展分三个阶段,舞台自我感觉诸元素;舞台行动诸元素;形体动作方法。

第一阶段是舞台自我感觉诸元素,这部分内容就是张然他们第一学期进行的“元素训练”,包括诸如无实物、感受力、信念感、情绪记忆等等训练,这一阶段偏向于内部技巧的训练。

第二阶段是舞台行动诸元素,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是最高任务和贯串动作,这也是整个斯坦尼体系的核心和根基。正是有了最高任务和贯串动作在内舞台行动诸元素,斯坦尼理论才真正形成了体系,才具有其他任何表演训练方法不具备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严整性。因为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直接抓住了表演艺术的根本,一切的训练方法都围绕着“行动”打转,为“行动”服务,体系也就连成了片。

拿方法派来说,斯特拉斯伯格的流派就属于第一阶段,对内部技巧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强化了放松、情绪记忆和情感替代;而张然他们这一派,强调最高任何和贯串动作,就是典型的斯坦尼第二阶段。

当然,并不是说第二阶段的演员就比第一阶段的演员要强,阿尔·帕西诺是斯特拉斯伯格的学生,而罗伯特·德尼罗是斯特拉的学生,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演员。同样的,很多人认为方法派牛逼,表现派就是渣,但梅里尔·斯特里普就是以表现派为主,她就像一座高山一样横亘在方法派面前,号称方法派终结者。

其实,不管哪一派只要做到极致都非常厉害,武术里有一句话说得好“拳无高低,人有强弱”,表演也是这个道理!

斯坦尼第三阶段叫形体动作方法,是斯坦尼在1930年之后提出的理论。因为斯坦尼经过长期实践发现,人的感情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有效控制,有时候演员入戏特别困难。王志纹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演技也非常出色,但他演哭戏的时候经常用眼药水,因为他哭不出来。

因此斯坦尼打算从可见的、容易把握、易于训练的形体动作出发,通过外部动作来带动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内外的统一。遗憾的是,当时斯坦尼已经70多岁,身体状况很糟糕,没办法参与舞台实践,只是提出了形体动作方法的理论,并没有开放出训练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