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观众的心脏快跳到嗓子眼了,有女观众忍不住大喊:“快跳伞,快跳伞啊!”她们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剧情中,忘记了这是电影,都希望乔正飞能够跳伞逃生。
贾樟柯虽然不像普通观众那么投入,但他也握紧了双拳,身躯微微前倾,双眼紧紧的盯着银幕,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就在飞机即将撞到地面的瞬间,画面一闪,镜头突然切换到了房间里,满头大汗的乔正飞从床上坐了起立,呼吸有些急促。他身后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正是f16的海报。
观众这才反应过来,所谓的飞行员,所谓的空战,只是乔正飞的一个梦。
贾樟柯敏锐的注意到电影的画幅比又恢复到了137:1。他本来以为张然是用不同的画幅比例来代表不同的时期,现在意识到,张然是用不同的画幅比例代表不同的状态。137:1的画面代表现实的束缚,185:1的画面代表梦境,后面肯定会有235:1的画面,那代表着自由!
在明白这点后,贾樟柯心中也不得不佩服起来,这家伙挺有想法的!他对电影的后续发展越发的期待起来。
第366章 1992年
在这一刻,在场的观众都松了一口气,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脸有些发烫,都是刚才气氛紧张时憋的。
贾樟柯喜欢张然对镜头的处理,但他觉得这场戏有点问题,空战很精彩,特效也好,但太商业化了。
这场戏很有内涵,梦境是现实的投影,反应了乔正飞内心对飞行的渴望;同时用歼-8对抗f16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f16象征现实,歼-82象征着梦想,空战象征着现实与梦想的交锋,也是对后续发展的一个暗示。这些贾樟柯都明白,只是他觉得不应该拍这么长,这样过于迎合观众,在三大电影节是不受待见的。
电影在继续,现在的乔正飞是拖拉机厂的焊工,刘娇是厂里的女工,两人是恋人。他们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一起散步,在小树林里接吻。
1992年是充满变革的年份,报纸上都是学习南巡讲话的文章,工厂的墙壁上写着“一定要彻底的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标语。
外国观众不懂这些,但贾樟柯却有些愣神,张然不是高中就到美国了吗?怎么能把那个时期描绘得如此准确?
这天约会的时候,刘娇小声地对乔正飞道:“我妈给我说了一门亲,让我星期天去见面。”
乔正飞跳了起来:“什么,你没告诉她,你要跟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