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冯远怔是优秀的演员,但优秀的演员不等于优秀的教师,表演和教育是两回事。斯坦尼永远是未完成时,而不是完成时。斯坦尼体系不是一个人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很多人为丰富它、发展它做出过努力,贡献过聪明才智。冯远怔对斯坦尼的认识停留在八十年代,这是不正确的。我们现在教的斯坦尼训练法和八十年代冯远怔学的有很大不同,吸取了很多欧美先进的东西。”

北电的教授一开头,中戏的白凡平也跳了出来,他当初就跟张然因为“解放天性”和“动物模拟”的问题发生过争论。中戏向来都是各大话剧团的第一选择,中戏也一向以培养演员自诩,但今年各大剧团都在北电招人,而不在中戏招人,让白凡平在学校里根本抬不起头来。

冯远怔在文章中把这事讲了出来,等于当众揭白凡平的伤疤,因此他非常的愤怒:“中国的情况跟西方不一样,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演员,他们先天生活的家庭环境、教养条件就非常的开明、民主,小孩子的天性没有受到太多的压抑,成年后基本保持了开朗、开放的天性,这样的人几乎不需要刻意的解放天性练习。中国传统的儒化教育,父母权力至上的家庭结构,其实对后代的教育以及天性的发展伤害特别严重,所以我们才要解放天性。冯远怔拿西方的情况往中国头上套,却没有看到中国和西方是有差别的。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冯先生,我劝你一句,好好演你戏吧!”

紧接着,中戏、上戏、中传都有人跟进,对冯远怔进行批判。他们的观点一致,认为斯坦尼是科学的,解放天性和动物模拟经过历了时间检验的,在表演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自称学表演的学生也跟着纷纷冒头,在这些专家教授的博客下面留言,对他们的言论进行支持。

冯远怔很高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他真的认为中国表演教育有大问题,不怕这些专家教授出来,就怕他们不出来。他马上写了一篇文章进行回应:“天性正圆就是扯淡,相信自己是只猪、是只猴更是胡说八道,谁能真正相信自己是猪是猴?你们这是将表演概念化,抽象化,表演是技术,是手艺活,不能概念化。概念化的东西是无法掌握的,你们这是在蒙人!”

张婧初是第一个站出来发文挺冯远怔的名人,倒不是因为她跟冯远怔认识,而在于她真的非常反感解放天性这种训练。她在自己的博客写道:“我进中戏刚开始上表演课上解放天性课,学动物幻想自己是一颗种子慢慢发芽什么的,放不开完全演不了,觉得很尴尬,没办法上这样的课还哭过,同学都不愿意跟我搭档演戏。那时候特别自卑,觉得自己演不了戏。现在让我去演种子、演动物我还是演不了。冯远怔老师说的是对的,为什么要演动物,为什么要解放天性?这些有点形式主义,不做这个就不能当演员?不是这样的!”

在接下来几天,不断有专家学者和名人加入双方的阵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总的来说,以专家教授为首一方占据着优势,而冯远怔方完全处于下风,毕竟中国的表演教育就是以斯坦尼体系为主的,冯远怔他们这些演员跟教授们讲理论肯定是讲不过的。

不过随即辩论的深入,2005年5月初这场因为演员戴麦克风引发的争议,正在演变为一场关于斯坦尼体系,关于中国表演教育的大争论,逐渐向全国扩散。

第443章 张然的观点

在中国戏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关于斯坦尼体系的讨论,最近一次是八十年代,当时各种现代艺术观念扑面而来,拿来主义盛行,过去旧的东西统统被认为是落后的,斯坦尼体系成了以现代戏剧先锋自居者的攻击对象,斯坦尼过时了的喊声不绝于耳。为此,双方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争论。

搞笑的是反斯坦尼体系的人,对美国方法派推崇备至。80年代,报纸介绍演员总有一条最欣赏的演员,绝大部分中国演员的答案中国外永远都是四个名字: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梅里尔·斯特里普、达斯汀·霍夫曼。

方法派是斯坦尼体系的分支,如果把斯坦尼看成一个门派的话,方法派就是斯坦尼在美国的分舵。一边否定斯坦尼体系,一边又对方法派推崇备至,是特别奇葩,特别搞笑的一件事。

不过八十年代的那场争论只限于表演系统内部,普通民众对此并不了解,也没法参与其中。而2005年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双方论战又是在网络上展开,网友们都跑来凑热闹,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支持冯远怔老师,中国教育现在太成问题了,表演也是这样。现在的年轻演员有演技在线的吗?”

“我觉得刘教授的天性正圆说很有道理啊,我们从小玩的时候,你扮爸爸,我扮妈妈,能够很好的扮演角色,但长大了就不行。就是天性被束缚了,我觉得解放天性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