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

张然之所以在开篇使用长镜头,主要是电影的人物众多,很多人物开篇必须要出场,比如胡君,但电影开场的时候胡君跟主角一家没有关系,直接给他镜头安排出场,会显得很突兀。因此,张然打算通过运动长镜头来展示这些人物,为电影后面的发展作一个铺垫;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70年代唐山的风貌。

不过采用长镜头有个非常麻烦的地方,张然他们搭建的场景只有两条街,只要一出南湖公园的外景地,外面就是现代化的城市,就穿帮了。他们不可能像真正的长镜头那样,从小区拍到火车站,镜头都不断。因此,他们只能采用数码合成的方式,将不同的镜头拼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长镜头。电影《鸟人》的长镜头,电影《云水谣》开篇的长镜头都是采用数码合成的方式完成的。

张然他们拍摄的镜头单看没有问题,但能不能接上,接上后的连贯性如何就非常重要。如果接不上,或者接上后效果不佳,那都必须重拍。

第575章 大楼爆破

要将短镜头组接成长镜头对拍摄的要求非常高,在实拍中,摄影机的移动方向、速度是预设的,其他所有元素如演员的走位、表演、汽车的运动和停止、甚至连房屋都必须精确到位。只要稍有差池就接不上,就只能重拍。

在实拍前,张然他们对镜头作了缜密计算,用计算机对镜头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在确认可行之后才敲了拍摄方案。拍摄的时候,也都是严格按照拍摄方案来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按照精确的步伐行进。

剪辑师在宋珠儿把纸飞机飞天上的镜头后面接了一小段天空的画面,然后把张婧初在菜市场买鱼的镜头接在了天空后面。整个镜头连在一起就是,宋珠儿飞的纸飞机飞出小区,飞到小区旁边的菜市场,张婧初正在菜市场卖鱼。今天是小姑子回门的日子,作为嫂子肯定要好好招待。在菜市场卖鱼的摊子前,张婧初发现平常很难得买到新鲜鱼,今天特别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就问怎么回事?卖鱼的告诉她,这几天怪了,鱼特别好打。

张婧初买鱼的镜头是在绿幕前拍摄的,镜头接上之后,特效剪辑师就将背景进行了简单的合成,把绿幕替换成了菜市场的背景,然后调色、加音乐、加音效。

等到剪辑师把小样合出来后,大家感觉镜头连接相当不错。唯一的问题是两个镜头接上后,在后半部分没有纸飞机,看不出真实的效果。

张然转头对绘画师道:“你画个纸飞机,添加进去看看效果如何!”

《唐山大地震》的特效镜头非常多,很多镜头需要合成。比如人被空中倒下的电线杆砸中,不可能真拿电线杆去砸演员,都是演员先做被砸中的动作,然后再通过特效把电线杆添加进去,合成人被砸中的效果。只是在拍摄的时候,特效是没有做好的,需要做很久,不可能现场立刻做给导演看效果。所以在现场往往有专门的绘图师,只要导演需要,就告诉他给我画个电线杆,画个背景,他就可以画电线杆、画背景,然后添加到画面中去,让导演看效果如何。

绘图师很快画了一架纸飞机,添加到画面中。于是,整个画面就变成了,宋珠儿把纸飞机飞上天空,纸飞机在空中盘旋一圈,飞出小区,飞到了旁边的菜市场,飞到了张婧初正在买鱼的摊子上。

当然,由于纸飞机是手绘的,看上去很假,不过这不重要,后面会换上由特效制作的纸飞机,那就真实了。现在主要是看纸飞机添加进去后,镜头的运动是否流畅。没有添加纸飞机的时候,整个镜头看上去怪怪的,但现在效果一下就出来了,整个镜头的运动非常流畅,完全看不出来是组接的。

在场的工作人员都不足的点头,这个镜头的租借非常完美,简直浑然天成,看不出人为组接的痕迹。

于飞鸿感叹道:“这也太先进了,难怪你整天强调电影工业。有你们这帮技术控领头,我看咱们中国电影要不了几年就能赶上好莱坞了!”

张然轻轻摇头:“还差得很远,要想赶上好莱坞,至少还要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