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切到聚会现场,张纯如穿着漂亮的裙子,跟一群华人愉快的交谈着。丁元向张纯如介绍一位女性:“这是汤美如,她是独立制片人,去年制作了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奉天皇之名》,她到南京去采访过幸存者。”
张纯如听到这话,马上问道:“你到南京采访过幸存者,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本来面带微笑的汤美如听到这话,顿时严肃起来:“我前年8月去的南京,一个历史学家给了我一张采访联系人名单。我采访了4位幸存者,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接受采访。他们生活很糟糕,住在平民窟里,甚至没钱买药!”
说到这里,汤美如有些愤怒了:“而那些东瀛老兵住在美丽的房子里,家里陈设着美丽的艺术品和家具,还有花园。他们从东瀛军方得到巨额补助。这些人是罪犯,而受害者因他们的罪行还在继续受苦!”
张纯如微微一怔,随即道:“我打算去南京为收集资料,并采访一些大屠杀的幸存者,但我在中国没有认识的人,你能帮我吗?”
汤美如马上道:“当然,我想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愿意在这件事上为你提供帮助。”
第1119章 南京之行
世界地图,一架飞机从纽约飞到了香江;随后飞机的图标消失,火车的图标出现在银幕上,向着北方而去,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红色的轨迹。
地图与真实的画面叠在一起,火车的图标与真实的火车重叠。地图与火车图标渐渐淡去,真实的画面出现在观众眼前,一列轰隆咆哮绿皮火车沿着铁轨,在苍茫的大地上前行。
镜头切到火车内,车厢里挤满了乘客,墙壁上电风扇呼哧呼哧的响着,让喧闹的车厢显得更加嘈杂。张纯如抱着包坐在硬板床上,看上去非常憔悴,又有些委屈,就像受了欺负的孩子。
镜头切到南京站,火车从左侧开到画面中,然后缓缓停住。全景,张纯如拖着行李从火车上下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全景,张纯如的周围都是人,他们顺着月台浩浩荡荡地往前走。人群中的张纯如看上去有些孤单,又有些无助。
镜头切到车站外,张纯如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然后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告诉司机,去南京大学西苑宾馆。汽车缓缓启动,然后顺着街道在南京城里穿行。汽车停住,张纯如打开车门从车上下来。
镜头切到西苑宾馆的走廊里,大全景,张纯如拖着行李箱迎着镜头慢慢走来。就在张纯如走到镜头前,即将于镜头擦肩而过之时,摄影机转动,对准了张纯如的后背。张纯如在一道房门前停住,用钥匙打开了房门,并走进了房间。镜头切到房间里,张纯如放下行李,拉开了窗帘。她坐在床上,重重呼了口气,然后倒了床上。镜头切到窗外,外面碧空万里,太阳喷洒着猛烈的光线。
咚咚的敲门声响起,穿着大花低胸晚礼服的张纯如整了整礼服,将门打开。三个中年人走了进来,他们告诉张纯如,他们是杨夏鸣、孙宅魏,以及王卫星教授,将为张纯如的这次南京之行提供帮助。
三位教授问张纯如,张纯如在吗?张纯如笑着告诉他们,我就是张纯如。三位教授非常惊讶,他们以为“美国作家”张纯如应该是个中年人,没想到是个年轻姑娘,简直像一名大学生!三人面面相觑,有一种我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的感觉。
王卫星问张纯如:“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