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做一条弹性不错的长弹力杆和两条短平衡杆。
“弹力杆可以用老竹子的竹片来做,老竹子韧性较好,不会在复位的过程中折断。”詹妮弗边翻找边解说,“分辨竹子年份最好的方法是看颜色深浅,嫩竹子总是呈现鲜嫩的青色,等年份上去就会开始变黄、长斑,最后变灰变黑。太嫩的竹子做不了陷阱,估计只能拿来喂大熊猫。”
“如果从颜色无法确定,也可以看竹叶的颜色和竹枝的分节......瞧,这条就不错。”
她将选中的竹竿劈开,削了一条长长的窄竹片和两条短竹片备用;一条短竹片中部挖凹槽,一条短竹片尾部挖凹槽。
第三个步骤是开孔,所有的孔洞几乎都开在同一侧。
詹妮弗在竹筒靠底部的位置对穿了两个长条状的孔,在竹筒中部开了个长方形的孔,然后在竹筒顶部用刀切入,形成对称的两条细缝。在这两条缝上,隔了大约五六厘米的距离,她又按照一边两个钻成四个小洞。
到这里,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完。
詹妮弗取了三条结实的植物绳过来,开始进行最后的拼装。
“想学的观众可以跟着做,非常简单,”她解说道,“我们先把弹力杆从底部相对的孔洞中穿过去,开孔那侧留长,底下那侧留短。接着把绳子两端朝上分别从细缝中穿过去穿到底,打一个绳结;第二条绳子同样穿进去,穿到靠外的两个孔洞中,打一个松的绳圈。”
这些复杂的步骤让屏幕前的观众大冒蚊香眼,但由詹妮弗做起来却非常水到渠成、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