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小子心里在想什么,詹妮弗非常坦荡地回答道:“上回拍照时布鲁斯送了我一个手串,结果我运气不错逃过一劫你也是知道的。今天首映式也需要点运气,所以我就又准备了一串。”
“是啊,”埃迪顺势感叹,“我们用得上一点好运气。”
这可能会是部冲奥的片子,退一万步来说,这也必须是一部能达到预期的片子。对它寄予厚望的不只有主创团队,还有这么多年玛丽莲·梦露的粉丝和研究者。
改编电影对演员来说要受的压力最大。
观众们都期待成品能尽善尽美,但最终往往会有人觉得大失所望,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预设好的角色形象,有一本被解读过的小说,有一段被幻想过无数次的历史。
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总是不会错的。
两人心里都压着沉甸甸的期许,一时半会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们带着训练过的微笑走过照相机最密集的一段区域,然后开始应付凑上来的媒体记者。
当演员有时候真的需要记忆力。
大部分电影的宣传期都在杀青一年两年甚至数年后,而大部分媒体喜欢问的老生常谈需要大量的回忆和理解。
经典科目有——“对角色的理解”,“对剧情的解读”,“最喜欢的情节”,“最想成为哪个角色”,“对合作导演的评价”,“对合作对象的评价”,“对制作团队的评价”,“拍摄时的趣事”......
以上种种都得打好腹稿,尤其是角色相关,否则就可能出现嘴瓢的惨剧。
詹妮弗自己的习惯是对角色和剧情背景做深入理解,宣传期前再把主创团队的代表作和新作统统了解一遍,主观类问题则全靠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