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李家上下对这位少奶奶是彻底服了气,收服老太爷和老夫人,再收服少爷。嫁妆铺子生意火红到连远在外地的老爷都写了信回来问,到底什么是多罗。为什么一帮留在京城的同年都写信给他旁敲侧击,以为是他派人从自己的管辖之地送回来给家人的。

过完年,板儿回家后点灯的时候越来越久。贾茁也不肯再让他帮自己干活,反正种植多罗有她带着青儿便够了。

王狗儿把后院的地都整了,只留了一块种彩甜椒,其他的地方都做了木架子,给他们放多罗。贾茁看了王狗儿的木工活,才知道板儿的手艺是从哪儿来的,搞了半天是家传。

“叔怎么什么都会做。”贾茁蹲在后院看他做最后一个木架子,青儿在一边帮着递工具。

“我小时候家里环境还好,父亲一心想供我念书,总希望能重振祖上的荣光。”王狗儿心情很好,想到小时候的事,脸上浮出了笑容。

“父亲给我取的大名,单名一个士字,代表的就是他的期待。可惜我不是读书的料,再后来看到家道中落,父亲除了念书万事不通。就干脆丢了书本,我学过木工,学过农活,当过活计干过中人。人这一辈子,身份,钱财都可能离开你,只有这手艺啊,永远离不开你。”

王狗儿难得说了这么多的话,贾茁感慨道:“技多不压身,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就是这话,技多不压身。”王狗儿笑了,赶在板儿回来之前把木工全部做好,等板儿回来,家里便不会再有什么响动,就怕吵到他读书。

溯云坊的伙计过来,说是东家吩咐的,知道王家有人下场,便送了一套赶考的文具。

一只竹蓝,取的是节节高升的喻意。三支毛笔,笔杆上雕刻着连中三元。一块砚台,上头是蟾宫折桂。一块松烟墨,上头也是金榜题名四个篆刻小字。

一刀上好的宣纸压在最下头,甚至还有一只可以取暖用的小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