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的金柔嘉暗暗叹了口气,托着下巴嘟囔,“宣发的预算顶天了就五亿,能这样也不错了。”
抿唇浅笑的崔尚宇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他以为她会介意项目要对标洪尚秀的事,没想到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预算不足的宣发就只能玩花招。
既然小姑娘有点意思,崔尚宇就跟她说句实话,“我觉得你的项目能玩个大的,可惜这不是我们公司的项目。”往大了玩得有投入啊,钱投进去了,赚的钱却只能分一部分,那何必呢。
电影发行不是从制作公司拿钱,是在电影发行后分账。按理说大家分钱,那投入的钱发行方也能赚回来。可评估一部电影是否能赚钱的标准,不是看电影本身是否是个好电影,那只是标准之一,更多要看市场的接受度。
《活埋》很吃亏,导演是新人,男主角是劣迹艺人,题材是通常情况下都卖不上价钱的惊悚片。三者叠加,再加上片子不是自己公司投资的,崔尚宇就走了保守路线的打法。
商业市场不是赌博,是根据手上的牌准确的打出尽可能赚钱的路子。没人能担保某部电影一定能赚,那就要做好如果不赚钱能亏多少的准备。
到此,两位新秀也算是互相认识了,双方都觉得对方有点意思。金柔嘉对小哥哥的印象是,专业能力没问题。崔尚宇对妹子的印象是,比想象中好沟通。
某些导演电影拍的如何先不讲,自信心要上天是真的。成天想着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考虑考虑发行方凭什么在他身上砸钱,就抱怨老天不公,商人只图财,一点眼光都没有!
搞笑呢,商人不图财图什么,玩艺术啊?
崔尚宇对那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导演很是看不上,难得碰到个有才却不玩仇富路子的,观感就很好。
观感好了,沟通就顺畅了,沟通顺畅了关系就亲近了,关系亲近就啥话都方便说了。
春末夏初,金柔嘉完善了新剧本就等着钱进来能做新项目的时候,这段时间时不时约她吃饭,搞的她以为对方看上她美貌的家伙,丢出了橄榄枝,想招揽她进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