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金柔嘉就是这句话的实践者。去年她还是得跟在河正宇身后负责处理杂事的助理导演,今年她已经能跟河正宇平起平坐,或者说隐隐压一头也对。项目制作人的态度转变最多,当初那位大叔可是把金柔嘉当路边小妹的,再次见面,对方友好的都想跟亲妹妹拜天地,结拜的拜。

以座上宾的身份加入团队聚餐的金柔嘉,被河导演问看过作品后观感,为了不打击对方,金柔嘉就说了在普通人的标准里你还不错的话。这话让河正宇想掐死她,亏她说得出来,大变活人都没有她变那么快的,当初还说他是卡梅隆本人呢。

对方要还是自己的导演,那金柔嘉肯定是好好好,棒棒棒啊,别说什么卡梅隆本人了,比卡梅隆好不止一个档次的彩虹屁,她都能面不改色的吹出来。这不是大家平齐了么,那海吹就没必要了,实话讲出来伤人,稍微夸点也算对得起衣食父母请的那么些肉,多好。

衣食父母的心情很不好,电影上了得接受市场的检阅了,媒体夸他的报道,他总觉得是冲着‘影帝’的面子,总觉得不实在。现在市场给了他实在的反馈,买票进场的观众给电影的评分远低于他的预期,就让他很心碎。

《活埋》是艺术片,圈内人说好就是真的好,票房不管再怎么失利,能拿奖的艺术片就是好片子,何况票房还没失利,大爆了。

《过山车》不是艺术片,河正宇拍的是纯粹的商业片,还是喜剧,这种题材圈内人叫好没用啊,纯看票房战绩。商业喜剧跟黑色喜剧不是一回事,后者还能说有艺术价值,前者就纯粹是商业项目。

商业项目就需要票房的肯定,不能让观众喜欢的商业电影一点意义都没有,河导演就抑郁了。

关于这点金柔嘉确实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创作型职业很需要天赋的,努力当然很重要,可导演就是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没有百分之一的天赋重要的职业。要她说,河正宇还是老老实实当演员最合适,电影拍的么......能看。

身体很年轻的金柔嘉,灵魂不年轻,她成名多年,审美底线也被拉的非常高。以看待新人的标准,她都觉得河正宇的电影也就是能看的标准,要是把标准在往上提一提,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