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多少年,做了多少谋划,如今她父亲才回家了。父亲虽回家了,她却要一辈子在宫里生活。从前还说要伺候父亲终老,现在想想,注定要食言。

但不管怎样,父亲能活着,能回乡好好养老,也是天大的好事了。

巧燕红了眼眶,不想让别人知道,便去里屋,沾湿了帕子擦眼睛。元春在小厅堂里等着,却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和尚在门外探头探脑的,就叫他进来问:“你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小和尚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是望着元春不确定道:“你可是姓贾的夫人?有个老婆婆在角门那,要寻一位姓贾的夫人,说家里孩子上吐下泻的,闹着要找母亲。”

要寻姓贾的夫人?又说家里孩子病了!

元春一听,便想到了萱儿。萱儿身体本来就若,还有起床气,这会儿醒来上吐下泻,定是十分不舒服了!

她顿时慌了神,与里屋巧燕说一声,便着急要与昭帝告罪回去。

巧燕却一把拉住她道:“你莫慌!现在圣上他们去拜佛,已经爬上去好久了,你若去寻他告罪回去,还不知要耽误多久,不如你先带着孩子回去,我去寻圣上,顺嘴帮你说一声就是。圣上疼爱孩子,我就说今日秋热,璇儿睡得不安稳,闹着要回去,想来圣上不会怪罪。”

元春一听,这主意确实更好,便同意了。

去了隔壁,让奶娘抱着熟睡的孩子,抱琴收拾了东西,几人急匆匆从皇觉寺角门离开了。

巧燕送走了元春,便让那小和尚带她去找昭帝,谁料小和尚似乎也不认得路,只引着巧燕回了刚才的厢房,扔下一句:“我去请认路的师兄过来!”人便跑得没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