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这里,寻思了一下。
“朗姆……………………我没记错的话,他安了一只义眼吧。”我一边说着,一边思考:“组织里对朗姆的形象描写一直很抽象,什么,大块头,像女人一样的男人,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啧~当然,也有说这些人都是他替身的,又是一个连脸都不敢露的。”
“朗姆和那位先生谨慎惯了,”琴酒自然听得出来,我为什么要用又,毕竟那位先生也是这么一个风格。“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他们不敢露面,对组织的掌控力度当然也就高不到那里去。”
如果让人去问组织里的人,估计中层精英和底层人员都是不知道朗姆和那位先生的,论组织里对高层代号人员以下成员的威慑力,朗姆和那位先生捆一起都比不上一个琴酒。
要知道,当初我还在组织的新人培训基地混底薪的时候,就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讨论琴酒。
以一种,恐惧又敬畏的态度。
组织里叛徒卧底很多,但也有更多被琴酒行事风格吓破了胆而不敢做出出格事情的成员。
那时候,我还想过,组织到底给琴酒开了多少工资,毕竟那个时候,我就觉得,琴酒是组织的灵魂人物,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组织里缺了朗姆和那位先生,说不定还能好好的运转下去,但如果少了琴酒,那么估计会出一场超级大的乱子。
毕竟据说组织当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后,就开始正式在世界各国设立分据点,并致力搅风搅雨,也是在那个时候,组织里开始出现日益增多的各国卧底,于是,组织把自小在组织里长大,能力超绝,好像天生就该混这一行的琴酒推到了台前。
也是那个时候,自己任务多次被组织卧底叛徒的搅合成地狱难度的琴酒开始如组织所愿的,杀卧底杀出了名声。
说实话,了解了那段过去后,我就觉得组织的这个操作真心很迷。
知道组织里因为搞了太多事而被人送来了N多卧底,组织不加强人事部对新进成员的审核力度,反而推出琴酒当杀虫剂,这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