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给他们诊过脉后,说道:“两位公子还好,就是疲劳过度,多歇息几日补补元气就好。这参汤一人可以喝上一碗。”接着指着薛蟠说道:“这位公子还有些忧思过重,如今还不显眼,时间长了恐怕会影响身体。等以后要放宽心态,多排解自己。”
“忧思过重?”宝钗有些黯然,哥哥为了薛家,为了自己操了那么多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开解哥哥。
实则薛蟠忧思过重,不仅是因为科举,薛家和宝钗,更多是为了林如海。
等了三日,薛蟠和陆安缓过来劲。他们将自己的答题内容都写了下来,交给沈先生,沈先生看完后说道:“写的都不错,如无意外,应该能在榜上。”
宝钗也花了几天的时间,将考题的内容答了一遍,沈先生看过后,自豪的说道:“我沈益的弟子,果然不同寻常,不输男儿。”
宝钗听见师父如此说,心中五味陈杂。
薛蟠身体恢复过来后,已经八月二十六。离上一世林如海去世的时间--九月初三只有八天,扬州那边没有消息传来,证明林如海身体无恙。
但是薛蟠还是焦躁不安,他没有办法在金陵再等下去。他害怕,万一林如海在九月初三那天出什么意外,他追悔莫及。
薛蟠顾不得如今还没有放榜,给薛太太说了一声,将家中所有的药材药丸子打扫一空,带着福儿直奔扬州,他要在扬州林家守着,以防万一。
到了扬州,已经九月初一,薛蟠见了林如海。
林如海和三年前比,身体更加消瘦苍白,明显病弱了很多,但是还是可以走动的,薛蟠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贤侄此次来,所谓何事?”林如海不解的向薛蟠的问道。
“学生刚刚参加过秋闱,特意来感谢大人当年的赠书和荐师之恩。”薛蟠编了个谎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