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要将这些外族人的底细打探清楚。

皇上让理藩院去打探外邦的信息,他们的国家、风俗、地理外置、国力情况、船只大小、多少、有无火器等等。将传教士和佛郎机人找几个过来,皇上要亲自见见。

皇上将这些都安排下去,想起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状元郎薛蟠,就让近侍将薛蟠宣了进来。

皇上让薛蟠将自己的策论,还有他所知的外邦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一遍。

薛蟠上一世也曾经往广州那边做过生意,见过一些外邦人,因为好奇,也了解过一些。

薛蟠的亲叔叔薛鹏曾亲自去往西海沿子,和真真国和佛郎机国人都做过生意。薛鹏和薛蟠详细讲过自己的经历,薛鹏很羡慕佛郎机的船只和火炮,如果没有禁海令,薛鹏也想到外面闯一闯。

正因为想到这些,在看到海疆这道题后,薛蟠才会写这篇策论。

薛蟠将自己所知所想如实说了,他和皇上的想法不谋而合。

皇上问道:“对于海疆,你是如何想的?”

薛蟠奏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外邦不远万里来到大庆,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微臣家中以前是皇商,这世界最挣钱的生意,就是贸易,将别处有而此处稀缺的东西来往买卖。这些外邦,最喜欢大庆朝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想来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国家也是奢侈之物。他们运过来的胡椒、玻璃等等,在大庆朝也能卖上天价。这就是利!这也是他们来往大庆的根本原因!”

薛蟠看皇上听得认真,就接着说道:“这些外邦之人敢跨越重重海洋,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海寇众多的岛屿,来到大庆,多数都是敢打敢拼之人。微臣家中曾和佛郎机人打过交道,据说他们国家的很多人都喜欢在海上探险,如果在沿海遇见一些小国家,就搞殖民主义,在海上遇见他国的商船,有时就会变成海盗,劫掠一番。在大庆朝他们还算是规矩,因为我大庆军备强盛,国富民强。”

“因此,海上这些人是不讲什么礼义廉耻,仁义道德的,只讲弱肉强食。如果皇上想发展海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水师!只有我们的武力能压过他们,有水师在海疆保驾护航,自然天下皆可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