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从印度游历而来,在此处修行的和尚,康熙赏了他三定银子。

这一路以来,皇贵妃不难看出,康熙喜欢游历寺庙,题词作诗,与这些得道高僧参禅辩经论道,他本人更是对佛家经典涉猎甚广。

但他对佛教的态度却是敬而远之,时刻保持冷静,不让宗教思维影响自己的判断。

他更像是一个佛学爱好者,而非佛教信徒。他每到一处都会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祈福,却从不会太过沉迷佛国世界。

皇贵妃猜测,他之所以保持这种警惕心,大约与先帝在董鄂妃去世之后的种种反常行为大有关系。

而后,康熙在超时主持的陪同下参观了宝塔、千顷云、剑池等处。

进入“别有洞天”的洞门,果然就有一种“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的感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陡峭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一池绿水。【注1】

康熙走到一处,只要是他不了解的地名就会问一句是何典故,皇贵妃觉得一旁的小崽子之所以那么喜欢问为什么,大概率也是遗传。

到了剑池,康熙又问主持:“为何用‘剑’这个字?”

主持给他们讲了个吴王藏剑的故事,说是吴王阖闾战死在吴越之战中,他的儿子夫差就把他埋在了此地,征调十万军士,用大象搬运物资,硬生生凿出了这一方剑池,挖出来的土就积累成了丘,池中灌满赤汞,阖闾的棺椁就在下面,还有他生前收藏的三千柄名剑。

旁边的摩崖石刻上就有题记,说是见到过吴王墓门。

虽然胤祐很认真的听超时主持讲故事,但里面有太多他听不懂的东西,比如大象,又比如棺椁,还有赤汞,阖闾是谁,夫差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