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平时挺忙, 虽然只是在慎刑司挂了个虚职, 但时不时也得去一趟。康熙这边又离不了他, 有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不管是出门还是在宫里, 胤祐听阿玛叫得最多的就是他。高兴的时候叫子清, 不高兴了就直接叫曹寅。
曹寅大部分时候对他都是毕恭毕敬百依百顺, 即便在他们两个人私底下聊起那些江南名士,康熙语气里颇为不屑的时候,曹寅也是能忍则忍。
但也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反正四下无人,他也要顶两句嘴,能把皇帝怼的哑口无言,又拿他没有办法,只能让他滚远点。
曹寅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让他滚远点,他马不停蹄的就滚远了。
等曹寅晃晃悠悠来到弘德殿,胤祐今天的课程已经学完了。
《诗经》于他而言确实过于简单了些,在课堂上听纳兰详细的讲解一遍,他就能背下来了,再加上后面练字的时候还要抄写好几遍,回去都不用复习,就能牢牢记住。
这一日又是提前下课的一天,因为他的字练得越来越好,纳兰甚为满意,对他更是赞不绝口:“七阿哥天资聪颖,进步神速。若是再能勤勉一些……”
小家伙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我要是都这么勤勉,那我的兄弟们可怎么办?”
纳兰一愣,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他这话什么意思。仔细一想,差点没被他笑死。
“你不想更加勤勉,是担心超出其他阿哥太多吗?”
“不不不,”小家伙立刻否认道,“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纳兰饶有兴趣的追问:“那是什么意思?”
胤祐拉着他的手,细心的为他解释:“要是我更加勤勉,读书就能更好。其他兄弟看到了也会更加努力的读书。现在阿玛要求每一篇《礼记》要读一百二十遍,可是大家开始比赛谁更勤勉,可能就会有人一天读一百四十遍,或者一百六十遍,甚至更多。那些按要求只读一百二十遍的,阿玛反而会认为他们读的少了,不够勤勉。你说,这叫不叫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