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灵台郎董汉臣呈上奏折指责时事,言语之间直指某些权臣行为不当,康熙立刻命朝中大臣商议此事。

这牵扯的人有点多,并且一个小小的灵台郎,他竟然有胆量向皇上递折子内涵诸位重臣。

大学士王熙便向康熙请奏,灵台郎竟敢胡言乱语,煽动民心,扰乱朝纲,应推出午门立即斩首,以了结此事。户部尚书余国柱附议。

有人要砍了董汉臣,就有人要保他。

王熙和余国柱都是明珠一党,保他的人自然就是索额图那边的。整个朝堂又分成了两派,争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康熙却点了个人的名字,让他站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个人就是工部尚书兼太子的老师汤斌。

第102章

汤斌虽然是太子的老师, 但他既不是索额图一派的,也不是明珠一党的,他就是个两袖清风的读书人, 刚正不阿,不趋权贵。

作为工部尚书,他今天站在这里也就是来听个热闹, 并不打算参与此事。

因为他既不是权臣, 又不没有贪赃枉法,更不是董汉臣内涵的对象,所以,这事儿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可是康熙为什么忽然点了他的名字要听听他的想法呢?

这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余国柱。他俩的恩怨纠葛要追溯到很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