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想,也这么问了。

方块里的人哭笑不得,不过还是个孩子,看待问题和事物仍旧保持着最纯真的想法,带着一股理所当然的孩子气。

他不会想到或许有环境的因素导致人变坏了,也想不到那些读了书的人里也有坏人,不然历史上哪来那么多的大贪官?

更何况古代的封建社会,能读得起书的又有多少?

到他们那个时候,人人都有义务教育,甚至还有法律规定必须念书,不是还有早早辍学回家的、以及因为各种原因没法念书的?

他们即使要跟林涣讲这些,林涣也太小了,又何必用这些事情去影响他的看法?等他读了书,年纪大了,有些事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了。

现在只要他知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就好了。

小孩年纪最小的时候,他们的想法看起来是最天真无邪的,也是最天马行空的。

方块里的人们看着林涣乌黑明亮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盛满了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望,纯洁无瑕。

古文学研究讲到窦燕山的时候略微停顿了一下,给他衍生了一下里头的故事。

其中他说,窦家的仆人盗用了窦燕山两万银,怕被主人苛责惩罚,于是将自己的女儿留给了窦燕山,说是留,其实就是把女儿卖给他,然后自己逃之夭夭。

古文学研究暂且没有讲窦燕山如何,着重讲了一下这个仆人。

【古文学研究:欢宝,这样的人是不可取的,他偷用主家的钱,从律法上讲,是犯了盗窃罪,从品德上来说,是不忠,欠钱不还却卖了女儿,是不仁,这是个纯粹的坏人。】

林涣嗯嗯点头,他也觉得这人是个坏蛋。

【古文学研究:你那个时代应该没有《红楼梦》,其实这个故事的最开始,也有个这样的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