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自此便在荣国府住了下来,每日与姊妹们一道读书做针线,倒也颇为乐业,除了每日思念家中老父之外倒也无甚挂怀之事。

展眼便到了十二月十二,李纨守孝满二十七个月,正式出孝除服,摆了宴席,又捐了香油钱,请了外头的高僧给贾珠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

好容易忙完,李纨便病了,原来因这几日劳碌了,一早上起来身上便不爽快起来,早膳也没用,没半日,连精神头也不好了。

次日清晨起来便觉身体发重,头疼目胀,四肢火热;先时还扎挣的住,次后挨不住,只要睡,慌得茯苓等人忙忙派人去请了太医来看视,言道是操劳太过,染了风寒,需得静心调养一段时日。

茯苓几人听了太医的话便如得了圣旨一般,万事不让李纨操心,让她躺在床上安心静养。

李纨苦笑不已,这具身体今年才十九岁,十六岁便生子,她穿来之前又心思郁结大病一场,着实亏了底子,幸而她素日注意保养,这一年多才渐渐调养过来了。

第34章 第三十四回

好在此番只是小风寒,李纨素日又细心保养,饮食也有限,倒无大碍,吃两剂药疏散了便好了些,只是还有些头疼,便只在屋内将养。

这日,王夫人一早就打发人来接了贾兰过去,小孩子家体弱,李纨也怕过了病气给他,这两天都是将贾兰送去王夫人处。

一时吃了药,梳洗了一番,因不出门,也没有如何妆饰,头发松松挽了一个慵妆髻,拿一根白玉簪别住,只穿了家常的藕荷色交领小袄,湖蓝缎子撒花的对襟褙子,系了一条象牙白棉绫裙。

收拾妥当,吃了早饭,忽有平儿捧了个填漆小匣子来,对李纨笑道:“这是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弗哪’,是番邦那边的,名儿虽然有些怪,效验却极好,我们奶奶常用的,听说奶□□疼,我们奶奶便打发了我给奶奶送来,我们奶奶原要亲自来探望的,偏年下事多,又有好几家的红白喜事,实在不得空,让我跟奶奶告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