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主题的发起人,对罗亮的第一节课,谈不上抹黑,但也没有任何赞扬。
对课程内容的评价,用一个“中规中矩”可以带过。
罗亮击败十大才子的慕文卓,是理所当然。导师要是打不过学生,那才是反常。
对罗亮上课禁止一切智能设备的行为,发起人表示质疑。
“又不是机密性的尖端课程,少年导师这么做,是保守还是托大?不准录像、录音,不便学生回去温习,会带来学习障碍。”
“难道少年导师对自己不足够自信?其实他的课程内容,抛开教学经验,没什么大问题……”
这个帖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去一味的抹黑罗亮。
如果把罗亮黑得很惨,特别差、特别滑稽,说不定会吸引许多学生看热闹的心理,就要过去“瞻仰”下。
将罗亮的课程归于“平庸”,强调不准用智能设备,后者意味着上课不能上网,不能偷偷娱乐。
这样一来,很大部分同学就失去兴趣。本来有尝鲜想法的人,也断了念头。
主题回复中,有少数人反驳,说少年导师的授课内容很实用,可以看出精妙身法技巧的前景,比不少资深导师的课更值得期待。
反驳者,是上过罗亮课,有所收获的同学。
可这些反驳者,倒是被主流的声音,认为是“水军”。
“少年导师的课胜过资深导师?哈哈,太逗了……”
“哥们,恰钱一起赚!”
这种类似的嘲讽言调,淹没了罗亮的少许“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