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算是习俗了。
导演丁秋离、李赫、袁静等人都是神情稍显激动,毕竟《活着》的口碑相当不错,可是口碑好不等于票房高,这一点他们都是清楚的。
一部文艺片。
要求真的不高。
在采访的环节,很多人问林尘为什么拍摄《活着》的时候,林尘说了当时《活着》的余华老师在书里写的序。
“活着在我们华夏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不是《亮剑》里的那种狭路相逢勇者胜,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是忍受,是面对着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作为一部电影,《活着》讲的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但是却也互相仇恨,可是他们都知道谁也没有办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去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这部电影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华夏有句老话,叫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
但是这部电影里我更想用一句成语,叫做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活着》这部电影很多人说看哭了,因为你们看到了绝望的不存在,看到了人是为了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
林尘这番话稍稍改了一下当时《活着》这本书余华老师在1996年的时候写的韩文的自序。
他看过《活着》这本小说很多遍,每一次感触都不同,可是这本书却是作者最接地气,也基本上最能触动人心的。
很多作家写书能否接地气,能否观察或者理解大众,你看他的文字就能看得出来。
同样,电影同样能够看得出来。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小钢炮最早的那些电影,还有国师的早期电影,那才真正的接地气,可是后来随着他们的高高在上,他们不再以审视或者是观察的目光去观察大众了,他们开始俯视了。